中新网12月6日电(管娜 孟湘君)近日,驻日美军一架“鱼鹰”运输机在日本海域坠毁,美方称机上8人全部死亡。日方要求美军暂时停飞同型号运输机,但遭到无视。美军一向自诩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却在“治外法权”荫庇下肆意妄为。
资料图: 2017年4月27日,一名男子骑着自行车经过驻日美军横田空军基地的大门。
日本政府多次表示,已要求美方彻查事故原因,并在确认安全性前停止“鱼鹰”飞机在日飞行。但五角大楼表示,“没有收到任何官方要求停飞的请求”,部署在日本境内的“鱼鹰”将继续飞行。
更为讽刺的是,在冲绳县通过外交机构要求美方停飞约一个半小时后,就有一架“鱼鹰”运输机起飞,之后更是有多架次运输机实施起降。日方的合理诉求遭到美方轻视。
美方声称,美军驻扎在日本是为了提供安全保障,但有日本政界人士指出,驻日美军基地才是真正的安全隐患。号称是在保护盟友安全的美国,实际上成为盟友最大的不安全源。
对当地民众来说,一些驻日美军的行为,犹如驱赶不走的梦魇。多年来,从盗窃、醉驾到强奸和谋杀,从噪声污染到化学污染,美军基地周边民众可谓深受其扰,苦不堪言。
根据冲绳县政府统计,截至2020年底,驻日美军在冲绳发生的刑事犯罪累计超过6000起、飞行事故超过800起。
除犯罪事件外,美军还给冲绳县当地造成了严重的飞机噪音及环境污染问题。调查显示,驻日美军2022年在该县的北部训练场制造超过7500起噪音事件,比前一年增加1200多起。
此外,冲绳县一市民团体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约40%居住在美军冲绳基地周边的居民血检结果异常。县政府高度怀疑污染物来自美军基地,已要求民众不要饮用相关地点的地下水。
美国号称是日本的“亲密盟友”,但一旦涉及自身利益,其根本不会在意有关国家民众的诉求与不满,而是固守霸权、肆意横行,“美国优先”的本性暴露无遗。
事实上,美国的所谓“安全保证”早已褪色,其不仅透支了自身信誉,驻日美军更成为对当地来说最危险的存在之一。只有拿出认真负责任的态度,重视民众关切,承担应尽责任,带给地区的才能是和平与安宁。(完)
中新网徐州12月6日电 题:江苏睢宁:小小桑树串起绿色增收产业链
作者 朱志庚 顾士刚 王庄园
冬天是乡间农闲的时刻,然而,对于江苏省睢宁县桃园镇魏洼村的村民们来说,眼下正是忙碌的时候。在魏洼村集体合作社桑叶茶加工生产车间,工人们忙着切叶、杀青、揉捻、提香……整个车间茶香四溢。
采摘嫩叶做茶。顾士刚摄
“我们村一直有种桑养蚕的传统,桑树嫩叶做茶,桑叶喂蚕,桑枝和桑根还可以入药,深加工以后,经济效益非常好。”魏洼村党总支书记杨猛介绍,村集体合作社目前进行桑叶茶的加工制作,下一步要把桑树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带动更多村民致富。
桑叶茶生产车间。顾士刚摄
桃园镇有着70多年的种桑养蚕史,现有桑园1万多亩。近年来,桃园镇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挖掘生产了桑叶面、桑叶茶、蚕沙枕头、蚕丝被、桑枝中药切片等产品。一棵小小的桑树一路“破茧成蝶”,连接起一条挑起镇域经济大梁的“根、枝、叶、蚕”的综合利用产业链,切实将蚕桑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实现百姓富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12月4日,魏洼村村民陈宁在家里忙着回复网上关于彩色茧的订单,村会计汤标和桃园镇农经办工作人员上门走访网店经营情况。陈宁介绍,今年秋季村里推广彩色茧,天然彩色,更迎合了当下人们对天然、环保的消费需求。
桃园镇党委政府为了增加民众收入,根据在外招商人员得来的信息,彩色蚕茧市场销售价格高,喂养过程和传统喂蚕一样,产量也一样,而且彩色蚕种抗病毒能力强。政府招引蚕丝制品企业,由企业第一年免费提供彩色蚕种给部分民众试喂养,鼓励、引导民众拓宽增收渠道。
陈宁家有6.5亩桑地,正常喂养10张蚕,今年秋季,他家尝试喂养3张彩色茧。“彩茧比白茧每斤多卖4元,这还是收购商上门收的价,如果算我们在网上单个卖,价格还高。我养蚕40多年了,这一次‘出彩’了。”陈宁的母亲王敏侠笑着说。
村民对桑枝进行切片。顾士刚摄
桃园镇宋楼村有1200亩桑园,每年有一部分桑叶用不完,修剪下来的桑枝条,村民在房前屋后乱堆乱放,成为村人居环境整治老大难问题。宋楼村党总支书记孙建波向常年在安徽亳州药材市场做生意的宋楼村人张海涛求助。张海涛经过考察后,成立徐州锋涛农业有限公司投资100多万元购置机器,收购村民剩余的桑叶和桑枝条。“现在村民每亩剩余桑叶可卖350元,桑枝条能卖300元,这激发了村民种桑养蚕的积极性,而且村庄环境也整洁了。”孙建波说。
位于桃园镇蚕桑产业园的徐州桃时茧丝有限公司蚕丝被制作车间里,工人们忙着进行蚕丝被制造的拉絮环节。他们把一个个蚕丝绵兜慢慢拉开,再一层层重叠起来做成被胎。“我们生产的蚕丝被得到南京、上海等很多客户的认可。特别是漂泊在外的桃园籍人,说盖着家乡产的蚕丝被就像每晚睡在家乡的怀抱里。”公司负责人孔凡超说。
“种桑养蚕是一把‘金钥匙’,能打开增收致富的幸福门。未来,我们将紧紧抓住蚕桑产业增收‘牛鼻子’,全力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桃园镇党委书记刘强介绍,目前,睢宁兴桃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已拥有“十里桑园”“淘自然”两个蚕桑农副产品品牌,还开发了桑园鸡蛋、桑叶面、桑叶茶、蚕沙枕头等产品。桃园镇年产蚕茧100多万公斤、产值5000多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增加了2000多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