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中国各大银行为何密集座谈房企?
中新社北京12月6日电 (记者 王恩博)连日来,以国有大行为代表的中国各大银行与房地产企业密集展开座谈。银企此时加强对接有何考量?
根据各家银行披露的信息,座谈形式既有“一对一”,也有十余家房企一同面对面的“群聊”,还有主动走访。所涉议题包括行业形势分析、进一步加强银企合作、探索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促进房地产行业平稳健康发展等。
此前,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召开的金融机构座谈会要求,加快房地产金融供给侧改革。分析指出,各大银行与房企此时加强沟通交流,旨在落实金融管理部门相关部署,摸底企业融资需求,解决其中存在的难点堵点。
例如,在中国建设银行召开的银企座谈会上,房企代表在表示“融资环境逐步改善”“房地产市场仍有结构性机会,对未来仍有坚定信心”的同时,也坦言目前面临阶段性困难、流动性紧张。在中国银行的走访会谈中,房企则普遍表达了对新增投资项目贷款额度保障的关注。
回应这些关切,多家银行明确表示,对正常经营的房地产企业不惜贷、抽贷、断贷,并给出针对性措施。
如中国工商银行提出,重点围绕刚性和改善性住房、租赁住房等领域,“城中村、保障房、平急两用”等三大工程,在房地产开发贷款、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并购贷款、银团贷款及债券承销与投资等方面加大资源投入,支持房企各周期多维度合理融资需求。
中国建设银行亦表示,更好支持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对正常经营的房地产企业,通过授信支持、投行服务、债券投资、展期和调整还款安排等全方位金融服务帮助企业改善流动性。
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表示,各银行表态积极,如保持信贷、债券等融资渠道稳定,通过全方位金融服务帮助企业改善流动性。预计后续将推出增加授信、部署债券承购等措施。
中银国际证券房地产行业首席分析师夏亦丰也将此视作积极信号。她预计,银行大概率会根据自身风险管理角度放宽融资,这将给房地产市场注入信心。
值得注意的是,参与近期银行座谈的房企范围广泛,既有国有企业,也有民营企业及混合所有制企业。其中,根据会谈情况,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还第一时间下发非国有房企重点支持名单,明确业务策略,确保精准滴灌。
事实上,近期中国官方推出的一系列房地产金融相关政策,已清晰体现出“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的思路。如央行等八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强化金融支持举措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通知》,就将“合理满足民营房地产企业金融需求”写入其中。
易居研究院认为,“合理满足民营房地产企业金融需求”这一表述比传统的“融资”表述更进一层,说明对于企业支持有更全面的思路和方式。金融需求包括了融资需求、投资需求、风险管理需求、财务和流动性相关需求等,这意味着后续各类支持力度会上升,有助于促进企业更健康发展。
李宇嘉指出,随着“一视同仁”等措施自上而下推动落地,银行“输血”将起到稳定房企资金链的作用。但企业平稳着陆、持续运营,关键还是自我“造血”。为此,要促进销售端企稳回升,提升居民端购房意愿和能力。(完) 【编辑:田博群】
中新网郑州12月6日电 (记者 刘鹏)素有“中原粮仓”之称的河南是中国产粮大省,近年来极端天气的频发,对保障粮食安全提出了不小挑战。那么,河南此间在应对极端天气中采取了哪些举措?
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刘鹏摄
12月6日,在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召开的“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河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徐富勇通报说,近年来,干旱、洪涝、台风等各类极端天气频繁发生,粮食生产和收购面临着较大风险隐患。河南省作为粮食生产大省尤其是小麦生产大省,对极端气候条件敏感程度较高,承担着保障口粮安全的绝对政治责任。
在今年夏粮收购期间,中国黄淮地区就遭遇了一场罕见“烂场雨”,河南部分地区出现小麦发芽等问题。能否保收购?如何卖得出?如何保均价?一时间,河南夏粮生产情况备受关注。发布会上,徐富勇以此为例,介绍了该省应对这场极端天气的具体举措。
“受损粮食收购和处置关乎农民种粮收益和口粮安全。”徐富勇说,“烂场雨”发生后,河南省根据受灾地区调度情况,及时制定了受损小麦收购工作方案,明确了财政共担、定点收购、产销对接系列举措,成功搭建了地方政府、银行、粮企、种粮农民和用粮企业的多方联结机制。
收购期间,河南粮食系统烘干设备投入对新收获湿粮的烘干作业,地方国有粮食企业开放粮库空闲区域,累计提供晾晒场地478万平方米。全省地方国有粮食企业准备空仓440亿斤,各类运粮车辆8000余辆,农发行河南省分行准备收购资金500亿元,保证收购人员、器材、资金提前到位。
在印发《河南省2023年夏粮收购操作指南》及受损小麦财政补贴申报办法后,河南各地迅速通过官网、公众号等方式公布了具体收购质价标准和政策咨询以及监督检查电话,以在短时间内稳住收购市场。为实现农民少排队、快售粮,地方国有粮食企业则积极开展预约收购,预约收购量占总收购量的40%左右。
此外,河南省分别借助“第十九届粮食产销协作福建洽谈会”、第五届中国粮食交易大会等活动,短期内三次举办了受损小麦专题产销推介会,与省内外多家饲料、酒精等加工企业密切合作,以加快推动受损小麦销售。其中饲料企业收购积极性较高,实现了受损小麦销售有出路,农民收益有保障。根据监测数据显示,河南省此番受损小麦收购均价为1.25元/斤,达到了种粮农民预期。
徐富勇介绍,为坚持严格执法,河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专门成立了省级收购指导组和专项检查工作组,与各有关职能部门开展联合执法,严厉查处企业未按规定告知、公示粮食收购价格,压级压价等违法违规行为,切实维护收购秩序。同时,切实加强对超标粮食收购验收、专仓储存、定向销售等各环节的全程监管,坚决防止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粮食流入口粮市场和食品生产企业,确保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完)